故事敘述生生(吳至璿飾)的哥哥去世了。逃避於工作的媽媽決議搬家。生生整理哥哥遺物時,發現哥哥手機追蹤了一位網路直播的老奶奶莉莉(鮑起靜飾)。被醫生宣判只剩3個月可活的她,不顧女兒反對,拒絕化療;並誇下豪語:要任性地「活過一百天」!莉莉駕著自己的老計程車,開到哪、玩到哪,更時髦的大玩直播,吸引無數網友追蹤。一條網路線,連結了同樣面對死亡的生生和莉莉,友情漸漸深刻。但,一百天時限越來越近...
死亡,是人生當中的最後一站,有的人躺在病床上與病魔戰鬥直到最後一刻,有的人選擇在家人的陪伴當中走完最後一程,我想我們都害怕死亡,害怕離開,而讓死亡成為了畏懼的事,所以在離開之前我們掙扎,我們有好多遺憾的事情沒有做,好多後悔的話沒有說出口,更怕,讓關心我們的人難過,讓愛著我們的人悲傷。《生生》談的,是對於離開這件事情所應該要抱持的態度,只剩下三個月不到的壽命了,看著主角莉莉奶奶對於死亡的態度,或許正是電影想傳達的核心價值,面對並接受即將離開的事實,帶給其他人歡笑,也賦予他們面對的勇氣。
電影的主角是莉莉奶奶?還是生生?這是一部屬於誰的故事?電影走著雙主線的劇情,莉莉奶奶與以安,生生與媽媽兩家人的故事。對我來說,這是一個屬於「陪伴」的故事,用著兩家人所面臨的問題慢條斯理的詮釋了陪伴的意義。莉莉奶奶與以安的關係是每一個觀眾未來都會面臨到的問題,電影用了小狗在臨死之前會離開家中,到外頭孤獨的死掉來隱喻莉莉奶奶的人生觀,她經歷過丈夫需要人仔細照顧的日子,把屎把尿的辛苦生活她不願意讓自己的女兒承擔,正如同莉莉奶奶說的:「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生活。」她選擇不接受化療,是為了不麻煩女兒,不影響女兒的人生,所以她拒絕了所有女兒對她的好,她身為一個媽媽即使再面對死亡,還是對女兒牽腸掛肚,但這正是為人父母親的心態。她與女兒在醫院一場戲中脫口而出她害怕死亡,誰不會害怕呢?這讓我們看到她軟弱的那一面,即便在勇敢還是會有需要依靠的時候。最後女兒在莉莉奶奶最後一次出現在劇情裡對她說出我愛妳,這是現代人最吝嗇於對自己愛的人說出口的話,有些話不說妳就再也沒機會說了。正如上面所說,這是陪伴的故事,生生也是如此,他與媽媽同住在一個屋簷下,但媽媽與他的生活完全錯開,媽媽活在哥哥死亡的悲傷當中尚未復原,利用工作麻痺著自己,卻忘記生生的存在也需要陪伴。